挤爆了! 这个十一假期, 十八线小县城是最大赢家
这个十一国庆长假,各大旅游景区再次上演“人从众”的画面。
数不清的游客,排不尽的长队,许多网友吐槽,出门旅游,纯纯是花钱受苦。
也有人选择“反向旅游”,不再迷恋热门景区,而是选择名气小、游客也少的县城旅行。
据携程预测,国庆期间,县域游订单同比增长20%。
安吉、平潭这两个县城更是厉害,国庆第一天的旅游订单增长了86%、67%。
县城到底有何魅力,竟然吸引到这么多人反向旅游?
在长三角,县城旅游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2019年,上海爱家集团花重金,将浙江安吉县的某个荒废的工厂打造成“数字游民公社”。
自此以后,安吉县便成了上海、杭州这两个大城市打工人的“诗与远方”。
在那里,游客可以一边欣赏田园美景,一边悠闲喝咖啡,找回在大城市失去的松弛感。
这里还为“数字游民”提供住宿服务,目前已经有1800多人入住。
当然,仅靠“数字游民公社”,并不能让安吉成为县城旅游的领头羊。
这几年,安吉结合年轻人的潮流风向,在整个县开了大大小小300家各具特色的咖啡馆。
就连村里,也有“村咖”。
城市的配套,加上县里特有的松弛感,安吉成了火爆长三角的周边旅游目的地。
仅2023年一年,就有3152.8万旅客到访安吉,县域旅游总收入高达448.1亿元。
安吉是打造社区文化吸引游客,而福建平潭则是老天抢着要喂下“旅游经济”这一口饭的县城。
每年4月到6月,大量的游客从全国各地汇聚到滨海小城平潭,只为看一次“蓝眼泪”奇观。
除此之外,平潭还拥有多个优质沙滩和海岛。
白天,游客可以漫步海边,或者赶海抓小鱼小蟹,到了晚上,再结伴前去观赏“蓝眼泪”。
独特的海洋资源,令平潭颇受游客青睐。今年五一,常住人口30多万的平潭,迎来了61.54万游客,平均每个平潭人要接待1.5个游客。
都说“道路一通,黄金万两”,县城旅游的兴起,离不开交通的发展。
截至去年底,我国已经有21个省份实现了“县县通高速”。
在铁路方面,在2021年底,我国铁路已覆盖81%的县,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高铁通达率更是达93%。
像上文提到的浙江安吉县,从上海自驾出发,只需2.5小时车程,而杭州更近,仅需要2个小时车程。
而且安吉早在2020年就拥有了自己的高铁站,从杭州搭乘高铁,最快仅需33分钟就能到达。
沪漂女孩小金,就把高铁两小时直达的浙江衢州,定为自己的短途旅游目的地。
每到周末,她便会约上三五知己前往衢州,一起爬爬药王山,坐在别具一格的茶馆品茶吃糕点,用这种惬意的方式洗掉一身班味。
图源:@Summarroll
贵州榕江县,本来只是众多不起眼的县城之一,上年因“村超”红遍网络后,停靠榕江高铁站的动车组由22趟增加至40趟。
高铁的增加,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游客慕名到榕江游玩。
为了让游客玩得尽兴,也为了让“村超”显得与其他普通的足球赛与众不同,榕江使出了浑身解数。
今年五一的村超,当地就策划了一系列精彩活动。
如在比赛中场休息时举行“万人露天唱歌”节目,几万人围着足球场同唱一首歌,不少游客被这个场面震撼到。
除此外,还有民族歌舞表演、蹦村迪等节目,这些节目既丰富了村超,又向游客展示榕江的特色文化。
高铁的开通,为县城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,而当地特色景点、特色文化,则成了招揽游客的活招牌。
县城旅游火热是好事,但如果想要持续下去,而不是游客去一次便不再想起,那么大部分县城要尽力解决这三大难题。
第一是,坐地起价的网约车。
网友高罗,从北京千里迢迢坐飞机到福建某滨海小县,没想到刚下飞机就被网约车司机的骚操作给搞到心情郁闷。
当高罗拖着行李,好不容易找到接单司机,司机却临时加价,平台定价80元,他要价到170元。
而且司机还很嚣张地说,要么加钱,要么他再找几个人拼车一起走。
最后,折腾了40多分钟,高罗才打到一辆没有加价的车。
虽然高铁让出行方便了不少,但大部分县城内部的公共交通并不完善,游客大多只能依靠网约车到各景点游玩。
由于网约车司机素质参差不齐,经常出现司机把游客当成冤大头,在车费上背刺一刀的情况。
车费加价是小事,但没有哪个游客希望出门游玩,被逼着花多一倍的钱才能得到正常的服务。
第二是,景点环境脏乱差,无人打理。
不少人之所以会选择到县城旅游,是被互联网上的美照吸引而来的。
但有些县城对景点缺乏保护,导致人间仙境成为垃圾场。
一网友因在网上看到某滨海县城的宣传美照,于是满怀期待前往。
到那里,他的确看到了照片上的美景,但走到附近的沙滩,不管是海里,还是岸上,都漂满了塑料瓶、塑料袋、泡沫板。
美景与垃圾场同在,体验感顿时打了折扣。
就连想拍张网上同款照片,也必须小心翼翼避开垃圾,再加多几个滤镜,才敢分享到社交平台。
第三是,过度商业化。
不少县城非常看重旅游经济,经常借用网上火爆的热门元素招揽游客,最后丢失了自己的特色,掉入过度商业化的坑。
如千篇一律的小吃街,卖的是到处都有的臭豆腐、炸鱿鱼、烤肠等等。
又或者是景点、咖啡馆、奶茶店都能看到的“我在xx很想你”。
这些走到哪都有的小吃、标识牌,似乎为县城旅游添砖加瓦,实际上是削弱了当地旅游业的竞争力。
当游客冲着特色来,却发现到处是各个地方有的东西,显然很难留下好印象。
县城旅游的火爆,给全国数千个县城带来了新的机遇,但面对问题,县城仍有较长的路要走。
参考资料:
1、新华社:《新华深读 | 县城旅游突围》
2、新周刊:《全国县城,快被游客挤挤挤挤挤爆了》
3、每日人物:《去县城旅游的中产,后悔了》